石舟斋红木书柜
「石舟」虽名为舟,却从未漂泊。石舟之中,有红木玻璃门柜,高可六呎,合计约四十余呎宽,环四壁而立。斋中触目皆精美典藏。(另有松木书架,高可八呎余,合计宽约四十呎。双排泊书,有容。)
时至今日,购书已属愚行,何况藏书?年近花甲,家无隔宿之粮,竟然仍购书月费过万元,宁非痴愚疯癫之人?
娇妻于我讲究饮馔精脍,或行头服饰,或骨瓷器物,皆不介意。唯独余之读书藏书之癖,颇有微言。
吾妻云:「你看过哪个做了教授,还每天看书买书的?人家懂得过日子,都将钱花费在出国旅游上。你的老师们,谁不是华屋豪宅,高床软枕,挣钱弄权度日?栽培子女做美国人,在美国买豪宅,颐养天年。只有你断子绝孙还在读书…」
当读书人蜕变为知识从业员,不再有知识,只剩下巨量爆裂的讯息弹片,漂流在黑暗的宇宙之中。阅读只是为了生产与作业的需要,而不是滋润酷烈的人生。没有任何工作信息值得再三阅读,没有人愿意阅读缺乏产能与毫无产值诗篇。
在资本主义社会里,人们遗忘书的价值,只留下浮动的价格。置身书市的寒冬,人们竟然以为可以控制书的价格,然后保全书的价值。
因为人们遗忘了书,所以人类的学习能力大幅衰退。因此,无法认清书籍灭亡的真相。无可救赎的智能,以及无法挽救的书籍,一条吞噬自己尾巴的巨蛇。
生活中的一切罪恶与毁灭,我喜欢怪罪资本主义。书,人类植物性的集体回忆,正在死亡。书的生命或许只能剩下零星的岛屿现象,寥若晨星的光点,遭到庞大的黑暗包围。
我必须将一切罪恶归咎于资本主义,这是置身资本主义全球化洪流,最明智与最安全的救赎。因为我们已经深陷于资本主义的泥淖,无力自拔。一切都怪罪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。
为什么我们不再买书与藏书,因为我们不再尊重经典,不再记忆人类文明的史诗。为什么我们不再反复阅读人类文明的史诗,因为我们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,不再需要辨识与认知自我的生命。强烈的自我意识,以及浓厚的存在感,证实你具有反社会人格,你是资本主义生产在线的噪音。人们必须将你「和谐掉」。你是否在少年时曾经遭遇过「和谐化的程序」?
如果你还透过人类文明的史诗,探索生命的价值。请打住。我们不再需要透过阅读,探索生命的价值。因为人生的价格,一目了然。生命的价值经不起精算。
在不需要阅读诗篇的世代,末法世代,畅销?或隽永?毫无意义。所以出版商何苦还执着于畅销?出版纸本书,只是徒增人类的业障。散播廉价的垃圾讯息,出版书籍于世道人心毫无裨益,此乃魔鬼的恶业。
然而,出版业如何走出无心为恶的业障?
「需求领导生产」一直是谎言。资本主义的铁律其实是「生产刺激需求」。出版人始终脱不了头巾气,相信教科书上的谬误。
真正资本主义的精髓在于生产创造需求。「作之师,作之君。」只有出版人有资格这么说。
___________李霖生於石舟齋201712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