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識是一個佛教術語,在學術研究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護法學系分類,八識指的是每一個有情眾生身上都有的: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(以上合稱五識)、意識、末那識阿賴耶識

 

 

出處

大正藏注大乘入楞伽經》卷第八所述:「故舉八識如來藏是剎那非剎那因。然此第八阿賴耶識唯是無覆無記性攝;第七末那唯是有覆無記性攝;前六轉識通善、不善、無記三性。」

五識加上意識就是經典所說的前六轉識,亦有在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提及過。其中最重要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有提及,例如:大正藏

  • 大乘密嚴經》:「阿賴耶識在於世間亦復如是,無始習氣猶如瀑流,為境界風之所飄動,起諸識浪恆無斷絕。」[1]
  • 楞嚴經》:「如是一類名為空處,諸礙既銷無礙無滅,其中唯留阿賴耶識。」
  •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》:「又當觀念諸有情身,由何所造相續不斷?謂四大種及阿賴耶識,造作執持,薰習功能有無量力。」[2]
  • 解深密經》:「廣慧!此識亦名阿陀那識。何以故?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,亦名阿賴耶識。」[3]

八識論後來由玄奘法師論著《八識規矩頌》所發揚光大。八識依照其體性,可分為四大類:前五識、第六識(意識)、第七識(意根、末那識)及第八識(如來藏、阿賴耶識)。說明如下:

 

五識 (前五識)

分別為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。眼識了別色塵,耳識了別聲塵,鼻識了別香塵,舌識了別味塵,身識了別觸塵。

]第六識

又稱為意識,了別法塵。「審而不恆」,能對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五塵境界上的法塵做詳細地分析、推理、記憶等。大正藏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五十四說:「生起所作者,謂眼色為緣能生眼識,乃至意法為緣能生意識。」也就是說以眼根和色塵為緣才能生起眼識,乃至以意根和法塵為緣才能生起意識,因此前五識和意識都是有生有滅的法,在眠熟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等五位的狀態中都會斷滅,是具足生滅變異之法,所以也一定是緣起之法。

意識不遍一切處、一切界、一切時,與前五識俱起,稱五俱意識,不在五識中;同樣與意根俱起,而不在意根中,以意根為俱有依。在<<四阿含經>>中, 佛說:「意、法為緣生意識。」,所以意識必須藉著意根、法塵[5]才能生起,為緣起法。既是依眾緣而起之法,則是生滅變異法,就必定是無常法。所以意識不論修到什麼程度、多麼微細,都是三界內的有為法,永遠不離三界。

第七識

又稱為意根(十八界六根之一)末那識,「恆審思量」。意識覺知心依之而後方能起,是意識之根故名意根。主宰意識之思維,由於意根處處作主、時時作主的體性,恆常不斷的普遍計度前六識,於依他起性上不知其妄而起遍計執性,因此導致生死輪迴不斷。

依照釋迦佛陀開示:第八識所具有的眾多體性,分別有各種不同名稱,例如:阿賴耶識如來藏、真心、真如、自性、法性、空性、實相、本際等。第八識為大乘佛法的基礎,在三乘經典中較常使用的名稱為如來藏第八識真實心 佛在般若經中說祂為「不念心、無住心、非心心、無心相心」,自無始以來一向無念,一向離語言道,一向不起見聞覺知之心行,乃至不思量六塵一切法,故說「言思路絕、心行處滅」。如是體性自無始劫以來「本來如是」。只有祂能遍一切界、一切地、一切時、一切處。

攝論宗認為,第八識阿梨耶識為真妄和合,在衪之中存在第九識,阿摩羅識,即是如來藏。

 

 

 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