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○二七籤
籤文:莫怪我見錯,心性自殘疴,偏僻不通心,真人卻不魔。
此籤的時間密碼是「永恆的凝視」。曠觀古今,故能於此釋放怨天尤人之執念,盪去心底重重業障,真如自然朗見。
宋明理學家將人生的罪惡,歸諸自私自利。「欲除煩惱須無我」,此與《老子》的主張相同,「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。」
但是世人誰能免於「自我中心」?《莊子》曰:「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。」籤文裡的「真人」是何人?簡言之就是沒有「偏僻不通心」的人。因為不容易做到,所以如果能超越自我中心,就是真人。
要超越自我中心,不是一句空話。《莊子》裡自有修練之道,這才是占得此籤真正的意義。
若一志,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,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!
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。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。
唯道集虛。虛者,心齋也。
《莊子》所說修練之道就是「心齋」,也可以說是心靈的宗教活動。一個人的精神如果能如同空氣,瀰漫六合,無所不在,無孔不入,周洽通透,自然不會有偏僻不通之心。
人與人溝通的時候,不要執著我聽到了什麼,更不要拘泥於我是誰。身體只是我們間接存在於這個世界裡的一套裝備,只是生命的一種媒介。以身體意象為本的我,只是一種說法,所謂「自我」也只是一種隱喻。
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,鬼神將來舍,而況人乎!是萬物之化也。
《人間詞話》裡,有一段文學批評理論,論述「有我之境」與「無我之境」。因為人的閱讀與寫作,既是自我認知的途徑,也是創造生命意義的方法,所以詩學(poetics)也就是存有學(ontology)。
有有我之境,有無我之境。…有我之境,以我觀物,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。無我之境,以物觀物,故不知何者為我,何者為物。古人為詞,寫有我之境者為多,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,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。
______ 李霖生《諸葛神算: 知命・玩命》 20190918
及至歸來無一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