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致虚守静


牟宗三先生点出先秦哲学的根源「周文疲弊」,前文则缕述「周文之所以为周文」。

牟先生对学界的启发尚有极高明者,须知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「如何」,而不在于「为何」。《易经》的哲理固然在此(27),道家身体哲学之精髓亦尽在此。

一九八○年从严灵峰老师习「老庄哲学」,于吾师高明博厚之风采中,迷乱于老庄哲学之惊才绝艳,三十余年倏忽逝矣,每当登临此哲学之绝顶,仍不免不知所措。

本章章旨在于铺陈老庄哲学,然一旦展开,竟仍随经典自身之万花筒迷局,身不由己而任凭挥洒。

中国古典临床脉诊之际,医者三指初度「寸关尺」,乃身体之真理首次现身,词与物尚未支离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

沉默体悟先于喧嚣言诠,正是身体哲学真本色,所谓庖丁解牛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」之际也。

欲知身体隐喻之生命本色:中国古典之身体哲学,可由《黄帝内经‧灵枢‧九针十二原第一》发出第一问:「脉者,何谓也?」

黄帝曰: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。歧伯曰:五藏五腧,五五二十五腧,六府六腧,六六三十六腧,经脉十二,络脉十五,凡二十七气。以上下所出为井,所溜为荥,所注为腧,所行为经,所入为合,二十七气所行,皆在五腧也。节之交,三百六十五会,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,不知其要,流散无穷,所言节者,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,非皮肉筋骨也。观其色,察其目,知其散复。一其形,听其动静,知其邪正。右主推之,左持而御之,气至而去之。凡将用针,必先诊脉,视气之剧易,乃可以治也。

案《灵枢》所言: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,非皮肉筋骨也。」隐喻生命之身体当由「神气」所定义,而非仅所谓皮肉筋骨也。

当代西方医学已无从得知此个中真谛。所谓「神气」之气,绝非今日世俗所谓「空气」或「大气」。所以今日临床医学不明白「脉」之本义,而以「一条管道」来看待所谓「脉」。

今人俗见所认知之「脉」,如一条血管:动脉、静脉…,其实仍不免仅仅是一个「唯物论materialism」的隐喻而已。


下文将先为「脉」解构,以期开显中国古典临床医学中,脉之本义。


____李霖生 醫學哲学:《身体野生思考》下卷 第二章 致虚守静

 

 

(27)已具见于拙作:北川若瑟《易经密码解密》(台北,漫游者文化事业公司,2012)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霖生 的頭像
    李霖生

    李霖生的教學網站

    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