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述的前提總是由關鍵詞的定義開始,定義形成的原則性命題具有普遍性,依此可以推理以形成合理的結論。例如:

 

分手以「愛情」為前提,而愛情以兩情相悅為前提,兩情相悅的前提是「仁」。 

子曰:「不仁者,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」--《論語‧里仁》

為什麼你總在我們歡樂時,突然變得鬱鬱不歡?為什麼溫馨的時刻,你總會突然翻臉?無論你有任何不快,為什麼不能體諒我珍惜當下幸福的心情?你因為缺乏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,所以無法經營長久的感情,只能像動物一樣,任性與自私的對待我。相愛容易相處難,只因你缺乏同理心。我們之間的情感,因為缺乏彼此體諒與包容的同理心,已經無法延續。我不是你的,愛我就必須呵護我,而不是一味利用我。只有一時的激情,是動物的「食色之性」,而我是一個人,我需要的是人性之愛。如果你還能顧念舊情,就請學著尊重我的情感,與我分手吧。

 

分手以「命中註定」為前提,愛情只存在於真命天子,而真命天子的前提是「天命」。

「莫之為而為者,天也;莫之致而至者,命也。」--《孟子‧萬章》上

還記得我們一起度過的聖誕夜,平安夜的頌歌裡,我無法隱藏心中莫名的落寞。你是如此完美的情人,總是委曲求全,哄我開心。但我只能很庸俗的說:我配不上你。愛情沒有道理可講,才貌出眾,心地善良的你,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夢想,我卻無法一心一意,傾心相愛。激情不再,即使面對完美情人如你,我竟然有時難免心生嫌惡,這不是你的錯,錯的是我。這就是命吧,你雖然不會詛咒我的未來,但當天命降臨,it is beyond my control ! it is beyond my control ! it is beyond my control !也讓我釋放溫柔善良的你,一但我不再擋住你的視線,真命天子必定出現你的眼前。


 

分手以「成長」為前提,因為愛情以兩人共同成長為前提,而成長的前提是「學習」。

「凡性者,天之就也,不可學,不可事。禮義者,聖人之所生也,人之所學而能,所事而成者也。不可學、不可事而在人者,謂之性;可學而能、可事而成之在人者,謂之偽,是性、偽之分也。」--《荀子‧性惡》

「故曰:性者,本始材朴也;偽者,文理隆盛也。無性則偽之無所加,無偽則性不能自美。性偽合,然後聖人之名,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。故曰:天地合而萬物生,陰陽接而變化起,性偽合而天下治。」--《荀子‧禮論》

我承認最初只是「知好色而慕少艾。」天雷勾動了地火。愛情應該令我們成長,愛情原本是最好的學習機會,使我們成為完整的人。但是三年過去了,我已不是昔日的我,而你所迷戀的卻是我殘留在記憶塵封裡的遺蛻。如今我與過往的歲月告別,也揮手與你告別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