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湃網友 I_Me2013 李老师,看了您推荐的《文史通义》卷一,醍醐灌顶。如果说诸子百家、后世文史皆源于周朝之政史典章,又如何看待它们对近代以前的文化的意义?以及对现代中国文化重建的作用?2015–11–13

— — — -

A
如何能够「重建中国文化」?大哉问。喜见今日犹有如此忧国忧民的青年人。

文化的活水源头,尽在于「晋用贤良」。但是「嫉贤妒能」人所不能免啊。尤其是既得利益者,岂能让乎?

青年人的命运,往往掌握在有权力的老年人手里。

「野有遗才,廷有佞幸。国家将亡。」细数历代盛世,关键在于青年人有梦想。但是更重要的关键,在于是不是先存在一个,可以给青年人梦想的社会。

所以真正的关键在于当权者是否能「为天下得人」「为国举才」?

《宋史》载:「轼以书见欧阳修,修与梅圣俞曰:『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。』」我僻处海陬,听过长辈说过,却没有真的见过。

电影《一代宗师》里,王家卫借宫宝森的话:「见不得别人好,是没有容人
之心。宫家的门坎高,不出这种小人。」

所以安治天下须从「修己以敬」做起。为天下得人才,须做一个「和而不同」的君子。读书是学做人,不是求取功名,不是攘夺权位。否则读再多「国学」都没用。

『子路问君子。子曰:「修己以敬。」曰:「如斯而已乎﹖」曰:「修己以安人。」曰:「如斯而已乎﹖」曰:「修己以安百姓。修己以安百姓,尧、舜其犹病诸!」』

孟子曰:「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。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」

中国没有「抽象的一元神论」的宗教,但是应该要有一个阶级,实现:「谋道不谋食,忧道不忧贫」的信仰,如此可谓「君子教」。

欢迎继续提问。

________李霖生〈我在澎湃問吧〉2015–11–18

 
 
  • 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