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庚大學核心課程-經典導讀:《臨床醫學的誕生》分組討論

 

授課內容

每週教學進度(每週講次名稱與閱讀文獻為必要填寫項目)

第四週

  • 講次名稱:configuration
  • 人與世界的關係由身體所定義。身體與世界的關鍵詞是「參與participation」身體如何存在於空間中?注意:這是一個「如何可能」的問題。愛奧尼亞思想家提出一古老問題:「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?」十七世紀的答覆是:世界是物質瞬間位形(configurations)的連續;如果把「以大」之類比一般物質更精微的材料包括在內的話,也可以說世界是「資料」(material)瞬間位形的連續。科學對於基本自然元素的看注以這種假定為滿足,這是不足為奇的。像萬有引力之類巨大的自然力量,是完全以質量的位形來決定的。因此,位形便可以決定它本身的變化,而科學界的思想也跟著完全封閉了。這就是著名的自然機械論(對自然的機械看怯),自從十七世紀以來一直居於統治地位。這是物理學的正統信條,這些信條經過實用的考驗找到了根據,說明它可以行得通,於是物理學家對於哲學不再感到興趣了。他們強調歷史性革命中的反理性主義。但是,這種唯物機械論的缺點不久就暴露無遺了。十八與十九世紀的思想史中有一樁主導的事實,就是當時的世人掌握了一個普遍的觀念,沒有它便活不下去,但有了它也活不下去。質料瞬間位形的簡單定位作為具體自然界的基本事實,以及它與時間的關係,這兩點都是柏格森(Henri Bergson,1859-1941)所反對的。他認為這是由於理智上將事物「空間化」而把自然歪曲了。我同意柏格森的反對意見,但是我卻不同意說如果從理智上來理解自然,這種歪曲就一定是一個缺點。在往後幾次演講中我會設怯說明,這種空間化是把具體的事實在非常抽象的邏輯結構下表現出來。這其中有一個錯誤,但只是「把抽象誤認為具體」的偶然錯誤而已。這就是我所謂「具體性誤置的謬誤」(Fallacy of the misplaced concreteness )之一實例。這種謬誤在哲學中引起很大的混亂。[1]
  • 指定閱讀文獻:Michel Foucault Naissance de la clinique,《臨床醫學的誕生》劉北成(譯)(南京:譯林出版社,2001)第一章:空間與分類
  • 活動設計: 每週活動設計詳細說明見於「思辨性討論課題之設計」項目下整合性說明,以免支離。

 

第四週-思辨性討論課題之設計

 

Question:尋找敘事時的時間軸與空間軸  

History:回顧第二週同學之間的敘述,如何運用能指表現所指。

Method:隱喻學

System:根據時間與空間的定義,釐清陳述句中時間軸與空間軸。

Project:建立敘事的起點。

 

 

第五週

 

  •  講次名稱:神的殿堂/死神的殿堂
  • 身體究竟是神的殿堂?抑或是死神的殿堂?生命的意義湧現於時間的地平線,時間的意義依存於時間的度量,時間的度量各異在於計時器的差異,計時器之不同則各因其材質之不同。身體就是人生在世(Dasein)的計時器。所以身體的本質是一個隱喻(metaphor)
  • 指定閱讀文獻: Michel Foucault Naissance de la clinique,《臨床醫學的誕生》劉北成(譯)(南京:譯林出版社,2001)第一章:空間與分類
  • 活動設計:每週活動設計詳細說明見於「思辨性討論課題之設計」項目下整合性說明,以免支離。
  • 週-思辨性討論課題之設計

 

Question:尋找身體議論的預設

History:主要回顧第二週組員之間身體形象的議論(discourse)

Method:隱喻學

System:建立時間軸與空間軸上的意象系統

Project:身體議論的預設是推論的起點

 

 

 

第六週

講次名稱:流行病/風土病épidémie/maladie endémique

 

  1. 1.     《創世紀》命名的神話:命名就是權力。
  2. 2.     臨床醫學的世俗化與集權化。
  3. 指定閱讀文獻: Michel Foucault Naissance de la clinique,《臨床醫學的誕生》劉北成(譯)(南京:譯林出版社,2001)第二章:一種政治化意識
  4. 活動設計: 每週活動設計詳細說明見於「思辨性討論課題之設計」項目下整合性說明,以免支離。
  1. 週-思辨性討論課題之設計

Question:尋找命名與權力之間的邏輯關係

History:回顧第一與第二週自身被他人命名,以及自己對他人命名的感受。

Method:神話學

System:建立命名與權力之間的邏輯關係。

Project:尋找認知的存有學根源

 



[1] A. N. Whitehead,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. p.50-51.

 

arrow
arrow

    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