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巴利語:khandha,梵語:梵文:स्कन्ध skandha),又譯為陰或聚,有積增聚合的意思[1],佛教術語,意指人類存在的基本要素。佛教將蘊分析成五種基本元素,即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和識蘊五者,又稱五蘊(梵語:पञ्च स्कन्ध pañca skandha),舊譯五陰、五聚或五眾。

概述
五蘊是指以下五種:
1. 色蘊,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。
2. 受蘊,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
3. 想蘊,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
4. 行蘊,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也。
5. 識蘊,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
五蘊的體性是:生滅、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。

 


巴利三藏解說
在《巴利三藏》中,佛陀有詳細的解釋。
• 色蘊,包括「色」的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、內外、粗細、優劣、遠近等等 。而其中的「色」包括兩類,一類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 ;另一類則是二十四種四大種所造色。
• 受蘊,包括「受」的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、內外、粗細、優劣、遠近等等。而「受」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,此感情為對某種體驗的感受,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複雜感情 。
• 想蘊,包括「想」的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、內外、粗細、優劣、遠近等等,其中「想」分為六種:色想、聲想、香想、味想、所觸想、法想。
• 行蘊,包括「行」的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、內外、粗細、優劣、遠近等等。與「想」類似,佛陀依據「行」所涉及內容分為六類。論藏中,「行蘊」被進一步分為觸、思、一境性等五十心所。
• 識蘊,包括「識」的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、內外、粗細、優劣、遠近等等。與「受」類似,佛陀依據「識」所涉及內容分為六類。「識蘊」依據其生之因、與其同時生起的「受」、是否與智見或邪見相應等特點,被細分為悅俱邪見相應無行心、憂俱嗔恚相應無行心、舍俱疑相應心等八十九心。

 

大乘佛經解說
根據天台宗《摩訶止觀》卷五(上)所謂:「陰者,陰蓋善法。此就因得名。又陰是積集。生死重沓。此就果得名。」,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在開首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就是這一個「五蘊」。
《楞嚴經》將「五蘊」譯為「五陰」,而在經中的卷九及卷十,還特別舉例講述了每蘊修行次第的十種魔相,合為五十陰魔[25]相。《楞嚴經》所講述的修行次第,也就是相關於五蘊的次第順序。《楞嚴經•卷十》對於五蘊(五陰)的論述,首先強調了『五陰本因,同是妄想。』,然後闡述了五種妄想─「堅固、虛明、融通、幽隱、顛倒」─而對應了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五蘊。然後闡述了五蘊的邊際與次第關係而說:
『阿難。是五受陰,五妄想成。汝今欲知因界淺深。唯色與空,是色邊際。唯觸及離,是受邊際。唯記與妄,是想邊際。唯滅與生,是行邊際。湛入合湛,歸識邊際。此五陰元,重疊生起。生因識有,滅從色除。理則頓悟,乘悟並消。事非頓除,因次第盡。』
也就闡明了,五蘊妄執的生起次第乃是「識、行、想、受、色」,所以其銷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。五蘊其實也就是覺知境界的五層存在次第。五蘊的五種覺知境界存在層次,也就是覺性的五種妄執障礙層次,也就是存在萬象的顯化層次,所以也就對應了菩薩修行習證的漸進次第。基於《楞嚴經》、《圓覺經》、《金剛經》而對五蘊的相關深入探討,以及五蘊與上述三經中佛教相關名詞的對應關係,可見於東岐明對於儒家、道家、佛家共通修持基礎的相關研究。

 

 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