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專業選修- 易經課程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研修易經(二)的張智皓(中文3A)陳廷浩(中文4A)期末考缺考。

 

最後補考時間:2013/06/27(四,3-4節)
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選修中文3A 易經(二)的同學們,620日(四)舉行期末考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★章學誠《文史通義》易教下

《易》之象也,《詩》之興也,變化而不可方物矣;《禮》之官也,《春秋》之例也,謹嚴而不可假借矣。夫子曰:「天下同歸而殊途,一致而百慮。」君子之於六藝,一以貫之,斯可矣。物相雜而為之文,事得比而有其類。知事物名義之雜出而比處也,非文不足以達之,非類不足以通之,六藝之文,可以一言盡也。夫象歟,興歟,例歟,官歟,風馬牛之不相及也,其辭可謂文矣,其理則不過曰通於類也。故學者之要,貴乎知類。

象之所包廣矣,非徒《易》而已,六藝莫不兼之。蓋道體之將形而未顯者也。雎鳩之於好逑,樛木之於貞淑,甚而熊蛇之於男女,象之通於《詩》也。五行之徵五事,箕畢之驗雨風,甚而傅岩之人夢賚,象之通於書也。古官之紀云鳥,《周官》之法天地四時,以至龍翟章衣,熊虎志射,象之通於《禮》也;歌階陰陽,舞分文武,以至磬念封疆,鼓思將帥,象之通於《樂》也;筆削不廢災異,《左氏》遂廣妖祥,象之通於《春秋》也。《易》與天地准,故能彌綸天地之道。萬事萬物,當其自靜而動,形迹未彰而象見矣。故道不可見,人求道而恍若有見者,皆其象也。

有天地自然之象,有人心營構之象。天地自然之象,《說卦》為天為圜諸條,約略足以盡之。人心營構之象,睽車之載鬼,翰音之登天,意之所至,元不可也。然而心虛用靈,人累於天地之間,不能不受陰陽之消息。心之營構,則情之變易為之也。情之變易,感於人世之接構,而乘於陰陽倚伏為之也。是則人心營構之象,亦出天地自然之象也。

《易》象雖包六藝,與《詩》之比興,尤為表裏。夫《詩》之流別,盛於戰國人文,所謂長於諷喻,不學《詩》,則無以言也。然戰國之文,深於比興,即其深於取象者也。《莊》、《列》之寓言也,則觸蠻可以立國,蕉鹿可以聽訟;《離騷》之抒憤也,則帝闕可上九天,鬼情可察九地。他若縱橫馳說之士,飛鉗捭闔之流,徒蛇引虎之營謀,桃梗土偶之問答,愈出愈奇,不可恩議。然而指迷從道,固有其功;飾奸售欺,亦受其毒。故人心營構之象,有吉有凶,宜察天她自然之象,而衷之以理,此《易》教之所以範天下也。

諸子百家,不衷大道,其所以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,則以本原所出,皆不外於《周官》之典守。其支離而不合道者,師失官守,未流之學,各以私意恣其說爾,非於先王之道,全無所得,而自樹一家之學也。至於佛氏之學,來自西域,毋論彼非世官典守之遺,且亦生於中國,言語不通,沒於中國,文字未達也。然其所言與其文字,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,殆較諸子百家為尤盛。反復審之,而知其本原出於《易》教也。蓋其所謂心性理道,名目有殊,推其義指,初不異於聖人之言。其異於聖人者,惟舍事物而別見有所謂道爾。至於丈六金身,莊嚴色相,以至天堂清明,地獄陰慘,天女散花,夜又披發,種種詭幻,非人所見,儒者斥之為妄,不知彼以象教,不啻《易》之龍血玄黃,張弧載鬼。是以閻摩變相,皆即人心營構之象而言,非彼造作誑誣以惑世也。至於末流失傳,鑿而實之,夫婦之愚,偶見形於形憑於聲者,而附會出之,遂謂光天之下,別有境焉。儒者又不察其本末,攘臂以爭,憤若不共戴天、而不知非其實也。令彼所學,與夫文字之所指擬,但切入於人倫之所日用,即聖人之道也。以象為教,非無本也。

《易》象通於《詩》之比興,《易》辭通於《春秋》之例。嚴天澤之分,則二多譽,四多懼焉;謹治亂之際,則陽君子,陰小人也。杜微漸之端,垢一陰,而已惕女壯,臨二陽,而即慮八月焉。慎名器之假,五戒陰柔,三多危惕焉。至於四德尊,元而無異稱,亨有小亨,利貞有小利貞,貞有貞吉、貞凶,吉有元吉,悔有悔亡,咎有無咎,一字出入,謹嚴甚於《春秋》。蓋聖人於天人之際,以謂甚可畏也。《易》以天道而切人事,《春秋》以人事而協天道,其義例之見於文辭,聖人有戒心焉。

________ 章學誠《文史通義》易教下

文章標籤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易經占卜2  

孔仲達曰:夫《易》者,變化之總名,改換之殊稱。先儒之釋《易》義,未有明通若孔氏者也。得其說而進推之,《易》為王者改制之巨典,事與治曆明時相表裏,其義昭然若揭矣。許叔重釋文曰:蜥易,守宮,象形。秘書說,『日月為易』,象陰陽也。《周官》太卜,掌三《易》之法。鄭氏注:易者,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。朱子以謂:《易》有交易變易之義。是皆因文生解,各就一端而言,非當日所以命《易》之旨也。三《易》之名,雖始於《周官》,而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,可幷名《易》,《易)不可附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而稱為三連三歸者,誠以《易》之為義,實該羲、農以來不相沿襲之法數也。易之初見於文字,則帝典之平在朔易也。孔《傳》謂歲改易,而周人即取以名揲卦之書,則王者改制更新之大義,顯而可知矣。《大傳》曰:生生之謂易。韓康伯謂陰陽轉易,以成化生。此即朱子交易、變易之義所由出也。三《易》之文雖不傳,今觀《周官》太卜有其法,《左氏》記占有其辭,則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。皆有交易、變易之義。是羲、農以來,《易》之名雖未立,而《易》之意已行乎其中矣。上古淳質,文字無多,固有具其實而未著其名者。後人因以定其名,則徹前後,而皆以是為主義焉,一著其名之向著者,此亦其一端也。

欽明之為敬也,允塞之為誠也,曆象之為曆也,曆彖之曆,作推步解,非曆書之名。皆先具其實而後著之名也。《易··象》曰:澤中有火,君子以治曆明時。其《彖》曰:天地革而四時成,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。曆自黃帝以來,代為更變,而夫子乃為取象於澤火,且以天地改時、湯武革命為革之卦義,則《易》之隨時廢興,道豈有異乎?《易》始羲、農而備於成周,曆始黃帝而遞變於後世;上古詳天道,而中古以下詳人事之大端也。然卦氣之說,雖創於漢儒,而卦序卦位,則已具函其終始,則疑大撓未造甲子以前,羲、農即以卦畫為曆象,所謂天人合於一也。《大傳》曰:古者,庖羲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法於地。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於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。此黃帝未作干支之前所創造也。觀於羲和分命,則象法文宜,其道無所不備,皆用以為授人時也。是知上古聖人,開天創制,立法以治天下,作《易》之與造曆,同出一源,未可强分孰先孰後。故《易》曰:開物成務,冒天下之道。《書》曰:平秩敬授,作訛成易。皆一理也。

夫子曰: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《易》,可以無大過矣。又曰:吾學周禮,今用之,吾從周。學《易》者,所以學周禮也,韓宣子見《易·象》、《春秋》,以為周禮在魯。夫子學《易》而志《春秋》,所謂學周禮也。夫子語顔淵曰:行夏之時,乘殷之輅,眼周之冕,樂則《韶》舞。是斟酌百王,損益四代,為萬世之圭臬也。曆象遞變,而夫子獨取於夏時;筮占不同,而夫子獨取於《周易》。此三代以後,至今循行而不廢者也。然三代以後,曆顯而《易》微;曆存於官守,而《易》流於師傳;故儒者敢於擬《易》,而不敢造曆也。曆之薄蝕盈虧,有象可驗,而《易》之吉凶悔吝,無迹可拘;是以曆官不能穿鑿於私智,而《易》師各自為說,不勝紛紛也。故學《易》者,不可以不知天。

 

 

章學誠《文史通義》易教上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易經占卜諸葛神算  

易教上

六經皆史也。古人不著書,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,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。或曰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,則既聞命矣。《易》以道陰陽,願聞所以為政典而與史同科之義焉。曰:聞諸夫子之言矣。夫《易》開物成務,自天下之道,」「知來藏往,吉凶與民同患,其道蓋包政教典章之所不及矣;象天法地,是興神物,以前民用,其教蓋出政教典章之先矣。《周官》太卜掌三《易》之法,夏曰《連山》,殷曰《歸藏》,周曰《周易》,各有其象與數,各殊其變與占,不相襲也。然三《易》各有所本,《大傳》所謂庖羲、神農與黃帝、堯、舜是也;《歸藏》本庖羲,《連山》本神農,《周易》本黃帝。由所本而觀之,不特三王不相襲,三皇、五帝亦不相沿矣。蓋聖人首出禦世,作新視聽,神道設教,以彌綸乎禮、樂、刑、政之所不及者,一本天理之自然,非如後世托之詭異妖祥,讖緯術數,以愚天下也。

夫子曰:我觀夏道,杞不足徵,吾得夏時焉;我觀殷道,宋不足徵,吾得坤乾焉。夫夏時,夏正書也;坤乾,《易》類也。夫子憾夏、商之文獻無所徵矣,而坤乾乃與夏正之書同為觀於夏、商之所得;則其所以厚民生與利民用者,蓋與治曆明時,同為一代之法憲,而非聖人一己之心思,離事物而特著一書,以謂明道也。夫懸象設教與治曆授時,天道也;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詩》、《書》與刑、政、教、令,人事也。天與人參,王者治世之大權也。韓宣子之聘魯也,觀書於太史氏,得見《易》象、《春秋》,以為周禮在魯。夫《春秋》乃周公之舊典,謂周禮之在魯可也。《易》象亦稱周禮,其為政教典章,切於民用而非一已空言,自垂昭代而非相沿舊制,則又明矣。夫子曰: 《易》之興也,其於中古乎?作《易》者,其有憂患乎?顧氏炎武嘗謂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,不名為《易》。太卜所謂三《易》,因《周易》而牽連得名。今觀八卦起於伏羲,《連山》作於夏後,而夫子乃謂《易》興於中古,作《易》之人獨指文王,則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不名為,又其徵矣。

或曰:文王拘幽,未嘗得位行道,豈得謂之作《易》以垂政典歟?曰:八卦為三《易》所同,文王自就八卦而系之辭,商道之衰,文王與民同其憂患,故反覆於處憂患之道而要於無咎,非創制也。周武既定天下,遂名《周易》,而立一代之典教,非文王初意所計及也。夫子生不得位,不能創制立法,以前民用,因見《周易》之於道法,美善無可複加,懼其久而失傳,故作《彖》、《象》、《文言》諸傳,以申其義蘊,所謂述而不作,非力有所不能,理勢固有所不可也。

後儒擬《易》,則亦妄而不思之甚矣。彼其所謂理與數者,有以出《周易》之外邪?無以出之,而惟變其象數法式,以示與古不相襲焉;此王者宰製天下,作新耳目,殆如漢制所謂色黃數五,事與改正朔而易服色者為一例也。揚雄不知而作,則以九九八十一者,變其八八六十四矣。後代大儒,多稱許之,則以其數通於治曆,而蓍揲合其吉凶也。夫數乃古今所共,凡明於曆學者,皆可推尋,豈必《太玄》而始合哉?蓍揲合其吉凶,則又陰陽自然之至理。誠之所至,探籌鑽瓦,皆可以知吉凶,何必支離其文,艱深其字,然後可以知吉凶乎?《元包》妄托《歸藏》,不足言也。司馬《潜虛》,又以五五更其九九,不免賢者之多事矣。故六經不可擬也。先儒所論,僅調畏先聖而當知嚴憚耳。此指揚氏《法言》,王氏《中說》,誠為中其弊矣。若夫六經,皆先王得位行道,經緯世宙之迹,而非托於空言。故以夫子之聖,猶且述而不作。如其不知妄作,不特有擬聖之嫌,抑且蹈於僭竊王章之罪也,可不慎歟!

 

 

章學誠《文史通義》易教上

 

文章標籤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