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專業必修- 中國思想史 (1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(巴利語:khandha,梵語:梵文:स्कन्ध skandha),又譯為陰或聚,有積增聚合的意思[1],佛教術語,意指人類存在的基本要素。佛教將蘊分析成五種基本元素,即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和識蘊五者,又稱五蘊(梵語:पञ्च स्कन्ध pañca skandha),舊譯五陰、五聚或五眾。

概述
五蘊是指以下五種:
1. 色蘊,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。
2. 受蘊,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
3. 想蘊,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。
4. 行蘊,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也。
5. 識蘊,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
五蘊的體性是:生滅、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。

 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梵語dharma巴利語dhamma),音譯為達磨、達摩、馱摩、曇無、曇。在佛典上用例極多且語意不一。主要有:

  1. 1.   任持自性保持自體的自性(各自的本性)不改變,依此解法指具有自性的一切存在。
  2. 2.   軌生物解規範人倫,令人產生對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據,依此解法指認識之標準、規範、法則等。
  3. 3.   六境中法是指對應第六種感官意識的對境,六境指眼耳鼻舌身意,其對境為色聲香味觸法。
  4. 4.   因明用語,性質屬性之意。
  5. 5.   釋迦牟尼的教法,即正法

法的梵文字根來自dha,意思為持、保持、任持不失,印順法師在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發展》說:「法——達磨dharma,是眾生的歸依處,是引導人類趣向的理想與目標。自覺自證的內容,不是一般所能說明的、思辯的,而要從實行中去體現的。為了化導眾生,不能沒有名字,釋尊就用印度固有的術語──達磨來代表。」在早期佛教中,意指八正道,因為是一切聖者所必經的,是通往解脫的不二聖道,不變不失,所以稱之為法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英文karma),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。印度傳統宗教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,業力是組成有情因果關係、因果報應的原素。業力是指有情個人過去、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,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,所以,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。因此,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。而業力也是主導有情眾生輪迴六趣的因,所以業力不單是影響現世的結果,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。

業力觀是構成印度教理想主義中的主要部份,印度教中,業力是解釋邪惡問題的主要方向,而和佛教耆那教不同,印度教中的神對於業力有特定角色。

印度教認為,業力是非個人及形而上的法則,人沒有改變這個法則的能力,而業力也不是懲罰或獎賞,只是自然的法則。

 
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四法界佛教術語。華嚴宗把法界分為四種,即為事法界、理法界、理事無礙法界、事事無礙法界。這四種法界,代表了對世界的不同層次的認識,第一種是凡夫的認識,後四種屬於佛智。華嚴宗認為,只有事事無礙法界,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。

 

 

釋義

  • 「事法界」,是說一切眾生色心諸法,一一差別,各有分齊,故名為「事法界」。所指的即是現象世界。一切有生有滅有差別的事物現象,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,全統攝於事法界之中。
  • 「理法界」,是說一切眾生色心等法,雖然有差別,而體性為一,同於一理,故名「理法界」即是無差別性的宇宙真理,也就是真如、佛性、法性、實相等。
  • 「理事無礙法界」是指實相之理由事而顯,千差萬別的事物則由得理而成,理事交融,互為依緣而不為障礙,故名「理事無礙法界」。也就是說,事法界有差別性,理法界無差別性,有差別性是假的幻影,無差別是真的實相,真假即相即相入,圓融無礙,不可互離,所以叫理事無礙法界。
  • 「事事無礙法界」,是說一切有分齊的事法,表面上看雖然有差別,而從一心所顯這一角度來看,則性質為一,故能稱性通融,一多相即,大小互融,重重無盡,故名事事無礙法界。也就是說,既然一切事物現象多是假的,只是心的產物,那麼大小高下等差別就毫無意義,可以隨心所欲,事事圓融,無窮無盡。

 

 

參考資料:維基百科
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八識是一個佛教術語,在學術研究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護法學系分類,八識指的是每一個有情眾生身上都有的: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(以上合稱五識)、意識、末那識阿賴耶識

 

 

出處

大正藏注大乘入楞伽經》卷第八所述:「故舉八識如來藏是剎那非剎那因。然此第八阿賴耶識唯是無覆無記性攝;第七末那唯是有覆無記性攝;前六轉識通善、不善、無記三性。」

五識加上意識就是經典所說的前六轉識,亦有在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提及過。其中最重要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有提及,例如:大正藏

  • 大乘密嚴經》:「阿賴耶識在於世間亦復如是,無始習氣猶如瀑流,為境界風之所飄動,起諸識浪恆無斷絕。」[1]
  • 楞嚴經》:「如是一類名為空處,諸礙既銷無礙無滅,其中唯留阿賴耶識。」
  •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》:「又當觀念諸有情身,由何所造相續不斷?謂四大種及阿賴耶識,造作執持,薰習功能有無量力。」[2]
  • 解深密經》:「廣慧!此識亦名阿陀那識。何以故?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,亦名阿賴耶識。」[3]

八識論後來由玄奘法師論著《八識規矩頌》所發揚光大。八識依照其體性,可分為四大類:前五識、第六識(意識)、第七識(意根、末那識)及第八識(如來藏、阿賴耶識)。說明如下:

 

五識 (前五識)

分別為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。眼識了別色塵,耳識了別聲塵,鼻識了別香塵,舌識了別味塵,身識了別觸塵。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二因緣梵文निदान Nidāna)也稱十二緣起,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,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,指從「無明」到「老死」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,因果相隨,三世相續而無間斷,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,而不能得以出離

 

簡述

佛陀辟支佛阿羅漢,都依「四聖諦」三轉十二行,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,達到究竟解脫。無明名色六處老死這十二個緣生法都是無常的。它們之間是「依此有彼有、此生故彼生」的緣起關聯:1. 無明緣行。2. 行緣識。3. 識緣名色。4. 名色緣六處。5. 六處緣觸。6. 觸緣受。7. 受緣愛。8. 愛緣取。9. 取緣有。10. 有緣生。11. 生緣老死。在解說緣起法時亦可結合上《大緣經》的「名色緣識」。

 

南傳佛教闡述

引述達摩難陀長老《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》:

  1. 1.   緣於「無明」(貪、嗔、癡等煩惱)而產生「」(造作諸業)。
  2. 2.   緣於「行」(造作諸業)而產生「」(業識)。
  3. 3.   緣於「識」(業識)而產生「名色」(物質與心理現象)。
  4. 4.   緣於「名色」(物質與心理現象)而產生「六入」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。
  5. 5.   緣於「六入」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而產生「」(外境接觸)。
  6. 6.   緣於「觸」(外境接觸)而產生「」(苦、樂的感受)。
  7. 7.   緣於「受」(苦、樂的感受)而產生「」(對境生愛欲)。
  8. 8.   緣於「愛」(對境生愛欲)而產生「」(追求造作)。
  9. 9.   緣於「取」(追求造作)而產生「」(業因完成)。

10.緣於「有」(業因完成)而產生「」(在受於身)。

11.緣於「生」(在受於身)而產生「老死」(未來身之老死)。

 

北傳佛教闡述

說一切有部

 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四聖諦梵文चत्वारिआर्यसत्यानि 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文cattāri ariyasaccāni,又稱四真諦、四諦),即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,簡稱為苦諦、集諦、滅諦和道諦,是佛陀之基本教法,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義

梵語 satya義為真實的道理即真理;古漢語「諦」字原義是審知事物的內在含義或者意義。佛教不管支派如何分化,必根本依據四諦,否則將難免流變。四諦概括了兩重因果關係:集是因,苦是果,是迷界的因果;道是因,滅是果,是悟界的因果。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。反過來說,就是修道除惡、滅貪嗔癡,就可以避免痛苦,脫離輪回

出處

釋迦牟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,至鹿野苑初轉法輪,即為憍陳如等五位賢者宣講了四聖諦,五人各有所證悟,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

雜阿含經·三七九·轉法輪經》

 

一時,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。爾時,世尊告五比丘:
「此苦聖諦,本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;此苦集、此苦滅、此苦滅道跡聖諦,本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。」
「復次,苦聖諦智當復知,本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;苦集聖諦已知當斷,本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。復次,苦集滅,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,本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。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,本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維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。」
「復次,比丘!此苦聖諦已知、知已出,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。復次,此苦集聖諦已知、已斷出,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。復次,苦滅聖諦已知、已作證出,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。復次,苦滅道跡聖諦已知、已修出,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,時,生眼、智、明、覺。」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三法印梵文Tri-drsti-namitta-mudrā),佛教術語,即「諸行無常印、諸法無我印、涅槃寂靜印」,龍樹菩薩《大智度論》認為此乃三乘學人用以印定所修證佛法正訛之標準。凡符合此三原則的,便是佛教之正法,有如世間印信,用為證明,故名法印。三法印不應混同於上座部佛教的諸行三相梵文Trilakaa

 

出處

「通達無礙」者,得佛法印故,通達無礙;如得王印,則無所留難。問曰:何等是佛法印?答曰:佛法印有三種:一者、一切有為法,念生滅皆無常;二者、一切法無我;三者、寂滅涅槃。

「一切諸行無常,一切法無我,涅槃寂滅。」這三者在《阿含經》中隨處可見。明確將這三法聯合起來印證佛真實法義的菩薩論著始於《大智度論

起源

三法印之義理內涵記載於《阿含經》中:

  • 雜阿含經·八十經》:無常者是名聖法印。
  • 雜阿含經·二六二經》:「一切行無常。一切法無我。涅槃寂滅」。
  • 增壹阿含經·四意斷品》:「一切諸行無常,是謂初法本末,如來之所說。一切諸行苦,是謂第二法本末,如來之所說。一切諸行無我,是謂第三法本末,如來之所說。涅槃為永寂,是謂第四法本末,如來之所說」。
  • 《大智度論》卷22:「問曰。佛說聲聞法有四種實。摩訶衍中有一實。今何以故說三實。答曰。佛說三種實法印。廣說則四種。略說則一種。無常即是苦諦集諦道諦說。無我則一切法說。寂滅涅槃即是盡諦。復次有為法無常。念念生滅故。皆屬因緣無有自在。無有自在故無我。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。無相不著故。即是寂滅涅槃。」

 
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天人感應  

圖片來源:網路

 

 

天人之際

 

 

孟子曰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則知天矣。存其心,養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殀壽不貳,修身以俟之,所以立命也。」《孟子‧盡心》上

 

丹朱之不肖,舜之子亦不肖;舜之相堯、禹之相舜也,歷年多,施澤於民久。啟賢,能敬承繼禹之道;益之相禹也,歷年少,施澤於民未久。舜、禹、益相去久遠,其子之賢不肖皆天也,非人之所能為也。莫之為而為者,天也;莫之致而至者,命也。匹夫而有天下者,德必若舜禹,而又有天子薦之者;故仲尼不有天下。繼世而有天下,天之所廢,必若桀紂者也;故益、伊尹、周公不有天下。《孟子‧萬章》上

文章標籤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封建與帝國

封建→←帝國

 

 

生產方式:      大型集體耕作       ∥小農

 

 

 

生產工具:      鐵器與畜力         ∥鐵器與畜力

 

文章標籤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遊俠  

 

《史記‧遊俠列傳》

韓子曰:「儒以文亂法,而俠以武犯禁。」二者皆譏,而學士多稱於世云。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,輔翼其世主,功名俱著於春秋,固無可言者。及若季次、原憲,閭巷人也,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,義不苟合當世,當世亦笑之。故季次、原憲終身空室蓬戶,褐衣疏食不厭。死而已四百餘年,而弟子志之不倦。今遊俠,其行雖不軌於正義,然其言必信,其行必果,已諾必誠,不愛其軀,赴士之阸困,既已存亡死生矣,而不矜其能,羞伐其德,蓋亦有足多者焉。

 

且緩急,人之所時有也。太史公曰:昔者虞舜窘於井廩,伊尹負於鼎俎,傅說匿於傅險,呂尚困於棘津,夷吾桎梏,百里飯牛,仲尼畏匡,菜色陳、蔡。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,猶然遭此菑,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?其遇害何可勝道哉!

鄙人有言曰:「何知仁義,已饗其利者為有德。」故伯夷丑周,餓死首陽山,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;跖、蹻暴戾,其徒誦義無窮。由此觀之,「竊鉤者誅,竊國者侯,侯之門仁義存」,非虛言也。

今拘學或抱咫尺之義,久孤於世,豈若卑論儕俗,與世沈浮而取榮名哉!而布衣之徒,設取予然諾,千里誦義,為死不顧世,此亦有所長,非苟而已也。故士窮窘而得委命,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閒者邪?誠使鄉曲之俠,與季次、原憲比權量力,效功於當世,不同日而論矣。要以功見言信,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!

古布衣之俠,靡得而聞已。近世延陵、孟嘗、春申、平原、信陵之徒,皆因王者親屬,藉於有土卿相之富厚,招天下賢者,顯名諸侯,不可謂不賢者矣。比如順風而呼,聲非加疾,其埶激也。至如閭巷之俠,修行砥名,聲施於天下,莫不稱賢,是為難耳。然儒、墨皆排擯不載。自秦以前,匹夫之俠,湮滅不見,余甚恨之。以余所聞,漢興有朱家、田仲、王公、劇孟、郭解之徒,雖時捍當世之文網,然其私義廉潔退讓,有足稱者。名不虛立,士不虛附。至如朋黨宗彊比周,設財役貧,豪暴侵淩孤弱,恣欲自快,遊俠亦醜之。余悲世俗不察其意,而猥以朱家、郭解等令與暴豪之徒同類而共笑之也。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00壯士  

圖片來源:網路

300壯士:斯巴達的逆襲英語300),2007年電影,改編自法蘭克·米勒關於溫泉關戰役繪本小說300》。電影由查克·史奈德執導,法蘭克·米勒擔任顧問和執行製作人。為了達到原本漫畫中的視覺效果,本片幾乎都在藍幕前拍攝。《300壯士:斯巴達的逆襲》由傑哈德·巴特勒莉娜·海迪大衛·溫翰多明尼克·威斯麥克·法斯賓達主演。本片於20073月9美國台灣同步上映。

 

以上資料來源:

 

 

 


李霖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